借东风的故事(借东风的故事简介)

2023-11-15 14:25:31
版权说明: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,若有侵权请联系处理。

借东风的故事(借东风的故事简介)

借东风的故事(借东风的故事简介)

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?

赤壁之战前夕,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,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,打败曹操。

但周瑜忙中出错,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,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,没有东南风。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,曹军处于上风头,刚好烧了自己,根本烧不到曹军。

周瑜想不出办法,一下子病倒了。

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,他知道周瑜的病因,便给周瑜开了一个“药方”:“欲破曹军,须用火攻。

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”

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“搞”来东风,诸葛亮当即答应:“可以借。”

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,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,要“借东风”。

到了作战那天,果然东南风大起,周瑜乘机发动进攻,一举击攻了曹军。

诸葛亮借东风的梗概?

借东风主要内容是:

周瑜想杀掉诸葛亮,命他在十日之内造完十万支箭,否则就杀了他,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说不须十日,三日便可完成,并立下军令状。

鲁肃十分担心。孔明却一点也不着急,他请鲁肃秘密借二十条船给他,每个船上都要三十个人,还要扎草人一千个,并排列在船的两侧。

两天过去了,到第三天四更诸葛亮突然派人来请鲁肃了,说他一定要同去取箭,鲁肃将信将疑地和诸葛亮一起出发了。五更时分,船队接近曹军水寨。

孔明令船只一字排开。军士擂鼓呐喊。曹军水军都督听到战鼓声和呐喊声,心想一定会有埋伏,便让万余名弓箭手在江边一字排开,向江中放箭。

当稻草人上的箭插满时。诸葛亮立即吩咐士兵把船只调头迅速离开了。到了营寨,周瑜有点不相信。派人把草上的的箭数了数,的确有十万多只。从此以后,周瑜再也不为难诸葛亮了。

孔明借东风简短故事?

三国时代,在赤壁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,叫“赤壁之战”。

当时魏军的曹操拥兵百万,想吞并南方。吴、蜀就联合起来,一起对抗魏。

吴军的统帅周瑜和蜀军的军师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。他们决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轻敌情绪,采用火攻的作战方案。

周瑜先用反间计,诱使曹操杀死了曹军中熟悉水战、可以抵挡他们的得力将领蔡瑁、张允。接着又叫庞统假作献计,骗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。这样,如果着起大火,战船不能分开,曹操的军队就会全军覆没。

周瑜又使出“苦肉计”:当着很多人的面痛打老将黄盖,然后让黄盖去诈降曹操。实际上,黄盖在归降的船中装满了容易燃烧的物品,准备诈降时冲向曹营,发起火攻。

一切都安排好了,周瑜却高兴不起来,反而忧虑成疾,卧床不起。原来,要达到火攻的目标,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条件――要向北岸曹军放火,必须依仗着东南风才能办到。而当时正当隆冬季节,天天都刮西北风。

诸葛亮拜访周瑜,周瑜急切地请教诸葛亮有什么办法。诸葛亮对周瑜说,自己能呼风唤雨,可以借三天三夜东南风来帮助周瑜放火。

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个土台,叫“七星坛”。诸葛亮在“七星坛”上祈求东南风。诸葛亮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。他通过气象观察,预测到了刮东南风的日期。到了预定的日期,果然东南风大作,周瑜顺利地完成了他的火攻计划。

这个故事形成了成语“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”,比喻什么都准备好了,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。

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是什么?

诸葛亮不进精通各种军事策略,还懂得天文地理,他和周瑜已经心照不宣的计议用火攻的策略来破曹操的战船。

但是,如果使用火攻的方法,必须借助风力才行。

但此时正值隆冬季节,刮西北风的时候多,周瑜为此愁眉不展。

而诸葛亮观察气象,预计在几天之内有东南风,于是他故意哄瞒周瑜说,他以前学过呼风唤雨的法术,只要命人筑起一座七星神坛,他可以做法祭借东风。

周瑜大喜,于是命人筑起了一座七星神坛,诸葛亮便登坛做法。

随着诸葛亮的翩翩起舞,不久便刮起了东南风。

其实,诸葛亮是忽悠周大都督的。

三国演义借东风的故事缩写?

诸葛亮又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计划,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,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,反而会烧到自己。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。

诸葛亮给周瑜说他能借来东风,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。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。几天之后,果然刮起了东风。

谁借东风巧夺天时?

这位历史人物是:诸葛亮。有句相关的歇后语就是形容这件事的:诸葛亮草船借箭――巧夺天时。《草船借箭》是我国古典名著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一个故事。

诸葛亮(181年―234年10月8日),字孔明,号卧龙,琅琊阳都(今山东省沂南县)人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,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发明家、文学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