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“阳”的笔画
在康熙字典中,“阳”字是繁体字“阳”共11幅画,依次为:水平折钩/水平撇钩、垂直、垂直、水平折、水平、水平、撇、水平钩、撇、撇。
二、“阳”字的基本信息;拼音:yáng;部首:;四角码:762000;仓颉:nla;86五笔:bjg;98五笔:bjg;郑码:YKVV;统一码:9633
三、“阳”字的基本解释
1.明亮。
2.中国古代哲学认为,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个对立面之一与“阴”相对:一阴一阴~谓之道。阴~二气。
3.指“太阳”:~光。~面。~历。向~。夕~。
4.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(主要用于地名):衡~(中国湖南省衡山以南)。洛~(中国河南省洛河以北)。
5.温暖:~春。
6.外露,明显:~沟。~奉阴违。
7.凸出的:~文图章。
8.关于活人:~间(人间)。~宅。~寿。
9.带正电:~极。~电。~离子。
10.男性生殖器:~痿。
扩展资料
“阳”字源的演变
造字本义:名词,山光南坡。篆文继承了金字形。
隶书将篆书中的“阜”写成“左耳旁”。简体楷书以“日”代正体楷书的“易”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阳(汉字)
如何确定《康熙字典》中字的五行?
要起个好名字,首先要读懂八字,看八字表达什么意思,才能起个好名字。
只有读懂八字,才能找到合适的用神,才能说某个字的五行符合命理。
那汉字的五行是从哪里来的呢?根据什么确定?
查康熙字典,每个字都有五行,是根据汉字的意思、形状、声音来确定的。
一、五行按字意定;
二、五行按字形成;
三、根据字音定五行。
字意定五行易于理解,字形、字音定五行难以理解。
字形五行:中国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,如水,画一流的水,太阳,画一个圆,中间点。汉字在演变,字形五行也在演变。
字音定五行是根据音律决定的,比较难,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懂。
今天的名字主要是根据字的意思来理解五行。可以理解字形定五行。
如今新法以汉字笔画命名五行,1、2为木,3、4为火,5、6为土,7、8为金,9、0是水,五格剖象,因为没有道理,我早就不用了。
在实践中,五行是根据字意与偏旁部首相的结合来确定的,比较准确,容易被接受。
声音和形状可以转化为押韵,三个字的形状搭配是否过于臃肿,还是头重脚轻等,全心全意。
下面摘一些网友的观点,读者可以自己理解。
1、在所谓的“新学校名称”中,有些人认为汉字有多种五种元素。汉字的五种元素应由笔划或部首或汉字的笔画数量决定。例如,“永”字,其五种元素包括水、土、木、金、水五种元素。
也可以用字的笔画数来确定。比如木、火、水、王四个字都是四画,所以都要属金。
还说传统的汉字五行判断法是误导孩子。这篇帖子又讨论了哪个是对的,哪个是错的。希望易友们参加讨论!
2、一个人的名字的好处与命运的好处有很大关系。名字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名字的五行属性是否符合命运的要求。因此,汉字的五行属性必须准确,否则就是盲人触摸大象。
汉字的五行属性主要是根据《康熙字典》中单词的声音、意义和形状来确定的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。然而,在《五格剖象姓名学》中,人们认为:木1、2,、火3、4,土5、6,金7、8,水9、0.在《卦理名学》中,木3、8,火2、7,土5、0,金4、9,水1、6.两者显然是矛盾的,哪个是对的,哪个是错的?
笔者认为,这种用数字概括汉字五行属性的理论没有根据,方法过于简单,缺乏科学性。比如“木、火、水、王”四个字都是四幅画。都是金还是火?显然是错误的,所以不实用。

康熙字典阳字是什么字
3、判断汉字五行的方法
汉字的五行属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,主要根据汉字的意义、形状和声音来判断。其优先级一般为:一、二、三、四。基本依据是康熙字典中的繁体词。
有人认为应该以简体字为准。原因是“中国大陆实行简体字,是进的文化。文化贴近生活,影响生活,文化常在身边。更不用说名学源于《康熙字典》的研究和分析应用了。让我们谈谈易学的天干地支。这是一种历法,用于年龄、月份、日子和时间。今天的信息时代使用公元时代。为什么不用简单的数字来推断人们的命运呢?比如1980年8月18日8点有人出生,为什么不用1980.80?.18.8这些数字直接推断命运?我们还需要做一个八字排盘,转换成天干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庚。地支子、丑、阴、毛、辰、辰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有多麻烦?那是因为,如果你不这样做,你就无法推断命运。同样,汉字对人的的是古代文化。虽然汉字被简化了,但它仍然起着原始符号(形状)、意义和声音的作用。众所周知,中国解放后多次简化汉字。哪个版本是准确的?对于那些不能在不同时期出生的人来说,用不同的简化版本来分析他们的名字,对吧?
4、一、用字意来判断汉字的五行属性
所谓字意,就是字意,很多汉字从字意上可以确定五行。例如:
木材属于艺术、芳、柯、家、甲等。
光、灯、耀、日、炎等属于火类。
山、岩、峰、地、矿等属于土类。
属于金类的刘、列、锦、成、申等。
泉、林、雯、霏、雨等都属于水类。
5、汉字的五行属性由字音判断
(一)、汉字的五行属性以五音十二律判断
中国传统语言学小学,包括音韵学、文字学和训注学,尤其是音韵学。音韵学的研究分为古韵和古声两部分。古代声母的分类如下:
1、五音
a、唇音:傍、并、明
b、舌音:短、头、顶
c、齿音:请,新,安装
d、牙音:建、群、艺
e、喉音:小,夏,麋
音律是中国古代关于音乐及其权衡事物的理论,认为音律是万物的基础。古代音律分为五音和十二律。
五音为宫、商、角、征、羽,其中:
宫属喉音,五行为土,是五音之首,其音长极下极浊;
商业齿音,五行为金,声次长下次浊;
角属牙音,五行为木,声长高低清浊。
属舌音,五行为火,其声次高短清;
羽属唇音,五行为水,声音极短极高极清;
五音分阴和阳,一变为十,即:太宫、少宫、太商、少商、太角、少角、太征、少征、太羽、少羽。
6、十二律:
在十二律中,以黄钟、太簇、姑洗、繁宾、夷则、无射为阳,称为六律;以林种、南吕、应种、大吕、夹钟、仲吕为阴,称为六吕。两者合称十二律。
五音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五音符....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5…………….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1
五行……水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五志............恐惧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快乐中,音符多用5,悲乐中,音符多用2。
4和7只是半音,宇宙之间只有五个基本音,即宫、商、角、征、羽―――1、2、3、5、6。
7、判断汉字五行总结
大多数人对汉字五行属性的判断都有共识。很少有数字确实有争议。如何处理有争议的单词?一是先主后次综合分析;第二,命名时尽量避免有争议的单词;第三,参考权威的定性结果,如大型命名网站和权威的名称书籍中汉字五行属性的定性。
需要注意的是,汉字的五行属性不能用相应的身体器官来划分。比如五行中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对应的五液是泪、汗、唾、泪、唾。能说泪属木、汗属火、唾、金、唾液属水吗?这显然是错误的。
五行对应人体器官,主要用于判断身体健康。比如有人木头太强,可能会流泪太多,火太强容易出汗..但不能说眼泪属于木头,汗水属于火.....
用数字判断五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。前面有讨论.
《徐集中》《阜字部》
与阳同。见“字汇补”字注。*(阳)〔古文〕《唐韵》与章切《集韵》、《韵会》余章切《正韵》移章切,音羊。《玉篇》营天功,明万物称之阳。高明也是说文。又日也。湛湛露斯,《诗·小雅》,匪阳不曦。阳,日也。《左传·文四年》天子当阳。殷人祭阳的《礼祭》。阳谓日中时也是“注”。秋阳以暴之,孟子。又有《楚辞远游》集重阳,入帝宫。积阳为天,天有九重,故称重阳。还有《玉篇》双也。又月建。十月《二雅释天》为阳。《诗·小雅》岁亦阳止。春为青阳,又是《儿雅释天》。气清而温阳的《注》。《二雅释天》太岁在贵月昭阳。又五月五日端阳,九月九日重阳,见月令广义。还有“尔雅·释山”山西日落,山东日出。《诗·大雅》度过了它的夕阳。梧桐又生了,于彼朝阳。又水北也。《诗·大雅》在洽之阳。水北为阳的《谷梁传·Xi二十八年》。又有“释名”丘高月阳丘,身高近阳也。朱孔阳又是《诗·晨风》。阳,明也。还有《玉篇》清也。龙旗阳阳又是《诗周颂》。《传》阳阳,言有文章。又有《诗王风》君子阳阳。阳阳传,无用其心。而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则以阳礼教让,不争。《注》阳礼是射酒之礼。又国名。《春秋闵二年》齐人迁阳。《注》阳,国名。《战国策》塞漏舟,轻阳侯之波。由于大海之神,晋阳国侯溺水了《注》博物志。齐高偃师纳北燕伯于阳,又是《春秋昭十二年》。中山有唐县,阳,燕别邑。又县名。西过高阳的史记高祖纪。“注”属留。又关名。前汉西域传到阳关7802里。二十四年左传昭公孙于齐,次于阳州。又阳城,山名。属颍川县的汉为县。又古帝号。《史记·五帝纪》皇帝朱旭高阳氏。又“释名”立人,象人立也。或阳门,在前岳阳,两边也像门。还有《玉篇》伤。《庄子·达生篇》西北之下的那个人,则是楚阳之。《注》,鬼名。又有“抱朴子·登涉篇”山中树能人语,非树能语,其精为之,名云阳。昌阳,菖蒲别名。昌阳引年《韩愈·进学解》。又姓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子虚赋》阳子隋。古仙人阳陵《注》。《广韵》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,后裔因邑命氏。汉复姓,有欧阳、高阳、青阳、孙阳、子阳、周阳、泾阳、逼阳、梗阳、戏阳、三文、叶阳、陵阳、鲜阳、榕阳、濮阳、老阳、安阳、成阳、朱阳、索阳。又通作扬。盛气扬休,礼玉藻。《注》,读为田。扬,读为阳。盛身之气,使之田满其息,若阳气之物也是如此。《释名》阳,扬也,气在外发扬。又与佯同。阳若善之的《礼·檀弓》。“前汉高帝纪”阳尊王为义帝,实在不用其命。又音肠。阳,给也,《尔雅释放》。鲁诗云:杨怎么样,今巴濮的人自称阿阳。汉书艺文云:鲁申公为诗训,故为鲁诗。经云:阳如何,沈公以阳为赐,故引之。《释文》阳,音肠。俗作《五音集韵》。俗语还有《词汇》